首页 >> 基础百科 >> 基础知识 >>浙财大大学生玩转职业规划APP还申请了软件著作权
详细内容

浙财大大学生玩转职业规划APP还申请了软件著作权

阮晓韵(左三)的团队。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陶臻 赵蕾

输入兴趣、专业、科目成绩等数据,就能匹配出与自己最合适的职业发展轨迹,而且还有短、中、长期职业目标。这是一款大学生自主研发的大学生职业规划APP,最近在下沙校园里走红。

特别的是,这款手机软件今年5月发表,就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还获得浙江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银奖。

大一迷茫前途

萌生开发职业规划手机软件

这款手机软件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叫阮晓韵,是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大二学生。

“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已经超过3000万,如果我的这款APP能给其中哪怕几万人带去方向,那就值了。”阮晓韵说,有不少学弟学妹通过查找比对,了解学姐学长的成长轨迹,看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找到了动力。

什么创意能让软件匹配适合职业发展方案给使用者?这款手机软件通收集每个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历程,包括在校期间学习历程和毕业后工作历程,从而建立一个囊括各个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数据库。

“我在这个基础上采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找出与每个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最匹配的若干个职业发展轨迹案例供参照和借鉴,帮助在校大学生合理安排在校时间和规划职业生涯。”阮晓韵说,这不同于大学里的讲座,它不灌鸡汤、不空洞,而是给大学生真正实在的“干货”。

阮晓韵说,在她身边就有很多同学受职业规划困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向,“刚进大学,小伙伴们都对未来很迷茫,迫切地想多参加社团组织,多了解学姐学长的生活,但这毕竟是有限的。”

于是,她就想着开发一款能够收集“过来人”成长轨迹的手机软件,并且可以结合用户自身制定合适的规划。

“即使目前我读的会计专业,很热门,但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会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就算确定了未来的从业方向,还有很多细节不知道怎么做,这无形中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阮晓韵说。

软件开发中遇到不少困难

巧用互联网思维解决

从创意的萌生到着手开发软件,这期间团队成员们有过挣扎和纠结。由于是刚刚成立的年轻团队,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阮晓韵会和队员们一起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投票得出解决方法。

“应该如何设置计分奖励是我们磨合了很久的问题。”阮晓韵说,在手机软件的“规划列车”环节中,用户能对自己已达到的目标进行计分,比如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以得到相应的不同分数,而要如何对这些证书进行计分则是团队的难点。

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不同证书的年限、难度和业内评价,成员们查阅了大量文献,也咨询了多位专业课老师。“作为一个创意性项目,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实用化、可行化,但不可避免的仍有很多不够公正的地方。”阮晓韵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只能一步一步去完善和改进。

与一般的互联网团队相比,阮晓韵的团队有一点与众不同,团队5人中只有1人来自信息学院,其他4人分别来自会计、金融和财税学院。

“互联网产品不应该与互联网技术画上等号,不管学什么专业,最重要的是活跃的的互联网思维。”阮晓韵说,一个好的想法能让团队在各方面做得更完善,“在拉动学姐学长贡献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为了让‘时间轴’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成员们会反复尝试不同的时间节点带来的不同效果,最终确定更为合理的时间节点,给用户更优质的体验。”

浙江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的张帅是这个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他说,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内部必须形成强有力的讨论机制,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参与到项目中来,才能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团队。

 

  • 电话直呼

    • 0871-65178921
    • 13888395921
    • 商标注册 :
    • 软件著作权登记 :
    • 商品条码办理 :
    • 专利申请 :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 工商注册代理 :
    • QS/ISO管理认证 :
    • 软件评测 :
    • 起名设计 :
    • 代理记帐 :
  • 智慧星首席客服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